更多

快捷入口

  • 审稿登录 审稿登录
  • 编辑登录 编辑登录
  • 投稿登录 投稿登录

快捷图标

微信
微店
淘宝店

期刊简介

期刊简介 期刊简介

主编:吴以岭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

CN11-3495/R

ISSN1005-9903

出版周期:半月刊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

电话:010-84076882

邮箱syfjx_2010@188.com

热门词汇

加载中

编辑荐读

更多

定志小丸对卒中后认知障碍模型小鼠PI3K/Akt/mTOR/HIF-1α通路的影响

目的研究定志小丸(DZXW)对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建立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将4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DZXW低剂量组(1.43 g·kg-1)和DZXW高剂量组(2.56 g·kg-1),每组10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都进行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处理,上述4组小鼠连续30 d灌胃,每天1次。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淀粉样蛋白42(Aβ42)、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小鼠海马神经元的细胞凋亡程度;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缺氧诱导因子-1α亚单位(HIF-1α)、自噬效应蛋白1(Beclin1)、螯合体1(p62)、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B细胞淋巴瘤-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普鲁士蓝染色检测海马组织的铁沉积情况;透射电镜观察小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潜伏期、APP、Aβ42、AChE、TUNEL阳性率、铁离子沉积、HIF-1α、Beclin1、Bax和LC3Ⅱ/Ⅰ显著增加(P<0.01),而穿越平台次数、SOD、p-PI3K、p-Akt、p-mTOR、p62和Bcl-2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DZXW各剂量组的潜伏期、APP、Aβ42、AChE、TUNEL阳性率、铁离子沉积、HIF-1α、Beclin1、Bax和LC3Ⅱ/Ⅰ明显减少(P<0.05),而穿越平台次数、SOD、p-PI3K、p-Akt、p-mTOR、p62和Bcl-2明显增加(P<0.05)。结论DZXW可以通过调节PI3K/Akt/mTOR/HIF-1α自噬信号通路来减缓PSCI模型小鼠因氧化应激加重海马神经元损伤诱导的认知障碍。

> 经典名方

定志小丸对卒中后认知障碍模型小鼠PI3K/Akt/mTOR/HIF-1α通路的影响
  • 当期目次
  • 封面故事
  • 优先出版
  • 过刊浏览
  • 获奖论文
更多
Volume 31 期 20,2025 2025年31卷第20期
  • 经典名方

    侯氏黑散通过抑制铁死亡途径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肌肉损伤,为治疗提供新方案。

    祁琥, 田丹, 张雄伟, 张泽洋, 高元琳, 姜燕宁, 闵欣然, 邹嘉敏, 曾九僧, 曾南, 杨若聪

    2025, 31(20): 1-11. DOI: 10.13422/j.cnki.syfjx.20250143
    摘要:目的基于侯氏黑散(HSHS)“治大风,四肢烦重”记载通过铁死亡途径探讨该方改善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实验(MCAO)后肌肉组织损伤的药效作用。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作为研究载体,共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MCAO组、甲磺酸去铁胺组(DM)、HSHS高剂量组(HSHS-H,0.54 g·kg-1)、HSHS低剂量组(HSHS-L,0.27 g·kg-1),每组6只。采用激光散斑系统评价MCAO模型稳定性,连续灌胃给药7 d。给药期间,采用行为学、影像学等实验方法,系统评价MCAO后骨骼肌组织损伤及各给药组改善效果。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评价肌肉细胞横截面。采用免疫组化(IHC)检测比目鱼肌组织肿瘤蛋白53(p53)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评估各给药组干预效果。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GPX4、p53、成肌分化蛋白(MyoD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肌肉细胞特异性泛素蛋白连接酶1(MuRF1)和肌肉萎缩F盒蛋白(MAFbx)表达水平,验证各组药物的改善效果。结果与MCAO组比较,HSHS可以增强卒中后大鼠运动能力,促进肌肉再生,提示其药理作用与抑制肌肉组织铁死亡来减少肌肉萎缩因子表达有关。行为学和影像学结果提示,与MCAO组比较,HSHS可在第7天显著改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P<0.01),增强大鼠5 min运动距离与姿态控制能力(P<0.01),增强抓握力和促进肌肉生长(P<0.01);并稳定骨骼肌长度与质量(P<0.01),增加肌肉细胞横截面(P<0.01)。与MCAO组比较,HSHS明显促进组织谷胱甘肽(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增加,并抑制丙二醛(MDA)增加(P<0.05,P<0.01),铁死亡途径相关检测提示,HSHS可抑制MCAO模型肌肉组织p53阳性细胞率,同时增加GPX4阳性细胞率(P<0.01)。HSHS通过促进GPX4、Nrf2、SLC7A11、MyoD1蛋白表达,并抑制p53、Myostatin、MurRF1、MAFbx来减少肌肉铁死亡损伤来改善卒中后的肌肉功能下降(P<0.01)。结论参照《金匮要略》调服方式所制备的侯氏黑散,可基于铁死亡途径同时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后骨骼肌的分解和增加骨骼肌组织内蛋白质的合成。  
    关键词:金匮要略;侯氏黑散;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实验(MCAO);铁死亡;肌肉减少   
    15
    |
    14
    |
    0
    <HTML>
    <印刷PDF><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497671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9-16
  • 经典名方

    最新研究发现,葛根芩连汤能有效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黏膜屏障功能,调节免疫细胞平衡,抑制炎症反应,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新策略。

    邓蓓蕾, 王安安, 冯文雅, 王丽新, 张天嵩, 马成勇, 郭修田

    2025, 31(20): 12-21. DOI: 10.13422/j.cnki.syfjx.20250717
    摘要:目的探析葛根芩连汤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2.5% DSS溶液构建C57BL/6小鼠UC模型,实验设立空白组、模型组、美沙拉秦组(0.52 g·kg-1)及葛根芩连汤高剂量组(2.23 g·kg-1)、葛根芩连汤低剂量组(1.12 g·kg-1),每组8只,观察各组UC小鼠治疗前后粪便性状及体质量变化,计算各组UC小鼠体质量减失率及疾病活动指数(DAI),评价各组UC小鼠治疗前后结肠炎症状改善程度;苏木素-伊红(HE)染色与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AB-PAS)染色共同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黏膜病理形态学变化,并进一步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胞质紧密黏连蛋白-1(ZO-1)、黏蛋白2(MUC2)的蛋白表达水平;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中促炎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7A的分泌水平,以及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分泌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脾脏、结肠组织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Th1、Th17)、调节性T细胞(Treg)、调节性B细胞(Breg)的活化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实验小鼠结肠组织中T盒子转录因子(T-bet)、叉头框蛋白P3(FoxP3)、核转录因子(NF-κB) p65、磷酸化NF-κB p65(p-NF-κB p65)、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葛根芩连汤高、低剂量组均能明显改善UC小鼠的体质量减失率及DAI评分(P<0.05),延缓了UC小鼠结肠组织炎症进展,且葛根芩连汤高剂量组干预效应最优(P<0.05)。AB-PAS染色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葛根芩连汤高、低剂量组均能显著增加肠黏膜杯状细胞增生与糖蛋白分泌,修复UC小鼠的结肠黏膜屏障功能。与模型组比较,葛根芩连汤高、低剂量组UC小鼠结肠组织中ZO-1、MUC2蛋白表达上调(P<0.05),且能UC小鼠外周血中促炎细胞因子IFN-γ、IL-6、TNF-α分泌水平(P<0.05),增加抗炎细胞因子IL-10分泌水平(P<0.05),但对促炎细胞因子IL-17A的分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葛根芩连汤高、低剂量组均能增加UC小鼠脾脏、结肠组织中CD4+ FoxP3+ Treg细胞的活化水平(P<0.05),抑制CD4+ IFN-γ+ Th1细胞的活化数量(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葛根芩连汤能下调NF-κB p65、STAT3、T-bet蛋白表达(P<0.05),上调FoxP3蛋白表达(P<0.05),亦能降低p-NF-κB p65、p-STAT3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能上调CD4+ FoxP3+ Treg细胞活化水平,降低CD4+ IFN-γ+ Th1细胞活化数量,抑制IFN-γ、IL-6、TNF-α分泌,增加IL-10分泌水平,并能增强结肠组织中MUC2、ZO-1表达,以减轻肠黏膜炎性损伤并恢复肠黏膜屏障功能完整性,这可能与其调控NF-κB p65、STAT3炎症信号,进而调节转录因子T-bet、FoxP3的活化水平有关。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葛根芩连汤;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核转录因子(NF)-κB p65/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CD4+T细胞亚群;抗炎免疫调节效应   
    28
    |
    14
    |
    0
    <HTML>
    <印刷PDF><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4973475 false
    更新时间:2025-09-16
  • 配伍

    菟丝子-丹参治疗复发性流产作用机制研究取得进展,揭示了其通过激活IL-6/STAT3信号通路改善滋养细胞功能。

    王浩贤, 李久现, 刘妍, 孙烁, 李香玉, 张柯, 王玉玉

    2025, 31(20): 22-30. DOI: 10.13422/j.cnki.syfjx.20251001
    摘要: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细胞实验验证,研究菟丝子-丹参治疗复发性流产(RSA)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平台(TCMSP)数据库和UniPort数据库筛选并整理菟丝子-丹参的活性成分与相应靶点。利用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GeneCards、DrugBank、疾病基因网络(DisGeNET)、疗效药靶数据库(TTD),收集RSA的潜在治疗靶点。通过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并进行拓扑分析,筛选出菟丝子-丹参治疗RSA的潜在核心靶点。同时,利用基因功能注释与整合发现数据库(DAVID)对筛选出的交集靶点进行富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再将数据导入PyMOL软件进行可视化构图。最后,通过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实验、Transwell实验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评估菟丝子-丹参含药血清对滋养细胞(HTR-8/SVneo细胞)的影响,并观察对白细胞介素(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共获得69个菟丝子-丹参的活性成分,73个潜在治疗靶点,筛选得到IL-6、IL-10、STAT3等17个核心靶点。73个共有靶点富集于614个基因本体(GO)条目和57条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提示IL-6、STAT3与苦参碱、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等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结合力。细胞实验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菟丝子-丹参含药血清作用24 h后,HTR-8/SVneo细胞的存活率与侵袭率明显上升(P<0.05),IL-6/STAT3信号通路及通路相关蛋白IL-10和细胞髓细胞瘤基因(c-Myc)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含药血清组的作用趋势与通路激动剂一致。结论菟丝子-丹参药对可能通过激活IL-6/STAT3信号通路,上调通路下游因子IL-10和c-Myc的表达,改善滋养细胞的存活率和侵袭活性,从而防治RSA。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菟丝子-丹参;复发性流产;白细胞介素(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   
    23
    |
    15
    |
    0
    <HTML>
    <印刷PDF><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497524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9-16
查看更多

  • 虚拟专辑
  • 专题
更多
更多
  • 培训视频
  • 期刊视频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