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快捷入口

  • 审稿登录 审稿登录
  • 编辑登录 编辑登录
  • 投稿登录 投稿登录

快捷图标

微信
微店
淘宝店

期刊简介

期刊简介 期刊简介

主编:吴以岭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

CN11-3495/R

ISSN1005-9903

出版周期:半月刊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

电话:010-84076882

邮箱syfjx_2010@188.com

热门词汇

加载中

编辑荐读

更多

定志小丸对卒中后认知障碍模型小鼠PI3K/Akt/mTOR/HIF-1α通路的影响

目的研究定志小丸(DZXW)对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建立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将4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DZXW低剂量组(1.43 g·kg-1)和DZXW高剂量组(2.56 g·kg-1),每组10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都进行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处理,上述4组小鼠连续30 d灌胃,每天1次。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淀粉样蛋白42(Aβ42)、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小鼠海马神经元的细胞凋亡程度;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缺氧诱导因子-1α亚单位(HIF-1α)、自噬效应蛋白1(Beclin1)、螯合体1(p62)、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B细胞淋巴瘤-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普鲁士蓝染色检测海马组织的铁沉积情况;透射电镜观察小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潜伏期、APP、Aβ42、AChE、TUNEL阳性率、铁离子沉积、HIF-1α、Beclin1、Bax和LC3Ⅱ/Ⅰ显著增加(P<0.01),而穿越平台次数、SOD、p-PI3K、p-Akt、p-mTOR、p62和Bcl-2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DZXW各剂量组的潜伏期、APP、Aβ42、AChE、TUNEL阳性率、铁离子沉积、HIF-1α、Beclin1、Bax和LC3Ⅱ/Ⅰ明显减少(P<0.05),而穿越平台次数、SOD、p-PI3K、p-Akt、p-mTOR、p62和Bcl-2明显增加(P<0.05)。结论DZXW可以通过调节PI3K/Akt/mTOR/HIF-1α自噬信号通路来减缓PSCI模型小鼠因氧化应激加重海马神经元损伤诱导的认知障碍。

> 经典名方

定志小丸对卒中后认知障碍模型小鼠PI3K/Akt/mTOR/HIF-1α通路的影响
  • 当期目次
  • 封面故事
  • 优先出版
  • 过刊浏览
  • 获奖论文
更多
Volume 31 期 21,2025 2025年31卷第21期
  • 经典名方

    最新研究发现,酸枣仁汤能改善神经炎症和突触可塑性,有效抗抑郁。

    冯建宇, 王文华, 汪尤文, 谈滢, 田旭升

    2025, 31(21): 1-10. DOI: 10.13422/j.cnki.syfjx.20251707
    摘要:目的通过重塑炎症微环境并介导海马突触可塑性的改变,来评估酸枣仁汤对孤养联合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法建立的抑郁大鼠模型的抗抑郁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0.003 6 g·kg-1),酸枣仁汤高、中、低剂量组(10、5、2.5 g·kg-1),每组12只。使用孤养联合CUMS的方式对大鼠进行造模,观察各组大鼠的糖水偏好率和旷场实验得分并进行评估;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特异性蛋白1(SP1)/鞘氨醇激酶1(SK1)/鞘氨醇1磷酸酯受体1(S1PR1)信号通路的关键蛋白及海马突触素Ⅰ(SYNⅠ)、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序列相似的家族19成员A5(FAM19A5)的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IHC)分析SP1、PSD-95、SYNⅠ、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阳性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SP1和S1PR1 mRNA的表达;采用结合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突触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糖水偏好率、旷场实验总分显著下降(P<0.01),表明孤养联合CUMS成功诱导了抑郁样行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海马区域中突触囊泡数量显著减少(P<0.01),且SP1、SK1、S1PR1与IL-6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1),SYNⅠ、PSD-95、FAM19A5、IL-10表达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酸枣仁汤高、中剂量组和氟西汀组糖水偏好率和旷场实验总分均显著上升(P<0.01),酸枣仁汤高、中、低剂量组及氟西汀组大鼠SP1、SK1、S1PR、IL-6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P<0.01),SYNⅠ、PSD-95、FAM19A5、IL-10表达明显上升(P<0.05,P<0.01),大鼠海马突触囊泡明显增多(P<0.05,P<0.01)。结论酸枣仁汤可调控抑郁模型大鼠FAM19A5、SYNⅠ、PSD-95、IL-10、IL-6、SP1/SK1/S1PR1在海马中的表达,其抗抑郁机制可能与改善神经炎症与重塑突触可塑性有关。  
    关键词:序列相似的家族19成员A5(FAM19A5);抑郁症;特异性蛋白1(SP1)/鞘氨醇激酶1(SK1)/受体1-磷酸鞘氨醇受体1(S1PR1)信号通路;突触可塑性;神经炎症   
    21
    |
    12
    |
    0
    <HTML>
    <印刷PDF><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629215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9-30
  • 经典名方

    最新研究发现,五味参芩汤通过调控“肺-肠轴”改善肺纤维化,为治疗肺纤维化提供新方案。

    孙梦迪, 卢芳, 于栋华, 王宇, 陈平平, 刘树民

    2025, 31(21): 11-20. DOI: 10.13422/j.cnki.syfjx.20251205
    摘要:目的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进行肺组织和粪便代谢组学分析,探讨五味参芩汤改善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气管内注射5 mg·kg-1博来霉素构建肺纤维化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泼尼松(3.15 mg·kg-1)组和五味参芩汤低、中、高剂量(4.586、9.172、18.344 g·kg-1)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28 d。苏木素-伊红(HE)染色测大鼠肺和结肠组织病理变化,马松(Masson)染色检测肺组织纤维化程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肠黏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表达;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肺组织Ⅰ型胶原蛋白(Col-Ⅰ)、纤维连接蛋白(F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UPLC-Q-TOF-MS研究五味参芩汤对肺纤维化大鼠肺和粪便中代谢网络的变化特征,筛选五味参芩汤治疗肺纤维化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并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连续纤维化病灶,结肠黏膜损伤,结缔组织增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肠黏液中IL-6、IL-8、IL-1β、TNF-α、SIgA表达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Col-Ⅰ、FN、α-SMA蛋白及mRNA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五味参芩汤组能够显著减少大鼠肺组织中炎性浸润及蓝色胶原沉积,减轻结肠损伤,降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肠黏液中IL-6、IL-8、IL-1β、TNF-α、SIgA表达(P<0.01),降低肺组织Col-Ⅰ、FN、α-SMA蛋白和 mRNA的表达(P<0.05,P<0.01),其中以五味参芩汤中、高剂量组效果最为明显。肺组织代谢组学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有19个化合物差异明显(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五味参芩汤能对其中17种化合物产生回调作用(P<0.05,P<0.01)。粪便代谢组学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有42个化合物差异明显(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五味参芩汤能回调其中41种化合物(P<0.05,P<0.01)。联合分析结果显示,五味参芩汤可能通过调控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及视黄醇代谢通路发挥抑制肺纤维化的作用。结论五味参芩汤能够改善肺纤维化,可能与调控“肺-肠轴”有关。  
    关键词:五味参芩汤;肺纤维化;肺-肠轴;药效学;代谢组学   
    15
    |
    9
    |
    0
    <HTML>
    <印刷PDF><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629212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9-30
  • 符合中药作用特点的动物模型构建及药理活性评价专题

    新工艺制备的颅痛宁丸提取粉对三叉神经痛模型具有显著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李舒冉, 王馨蔚, 孙静, 谢丹, 赵荣华, 包蕾, 耿子涵, 孙绮悦, 张敬升, 王雅欣, 崔羲和, 李欣颖, 韩冰, 卢天蛟, 崔晓兰, 刘丽英, 郭姗姗

    2025, 31(21): 21-28. DOI: 10.13422/j.cnki.syfjx.20251035
    摘要:目的验证新工艺制备的颅痛宁丸提取粉对眶下注射滑石粉致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的治疗效果,以评估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颅痛宁颗粒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为颅痛宁丸提取粉的应用及精准治疗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眶下注射滑石粉构建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将大鼠按基础机械痛阈值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卡马西平组(60 mg·kg-1),颅痛宁颗粒组(2.70 g·kg-1),颅痛宁丸提取粉低、中、高剂量组(1.35、2.70、5.40 g·kg-1),每组10只。造模后2 h各组灌胃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同等条件下灌胃给予蒸馏水,每日1次,连续10 d。Von Frey毛刷测定大鼠机械痛阈值;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三叉神经节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大鼠脑组织内神经肽P物质(SP)及β-内啡肽(β-EP)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内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胱天蛋白酶-1(Caspase-1)及OTU去泛素化酶(OTULIN)蛋白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痛阈值显著下降(P<0.01),脑组织病理损伤显著(P<0.01),血清中IL-1、IL-6、IL-8、TNF-α炎症水平显著升高(P<0.01),脑组织内SP水平显著升高(P<0.01),β-EP水平显著降低(P<0.01),同时OTULIN蛋白水平显著降低,NLRP3、ASC、Caspase-1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给药后,与模型组比较,颅痛宁丸提取粉各剂量组及颅痛宁颗粒组痛阈值显著升高(P<0.01),IL-1、IL-6、IL-8、TNF-α炎症水平及SP水平显著降低(P<0.01),β-EP水平显著升高(P<0.01),OTULIN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NLRP3、ASC蛋白水平降低(P<0.05,P<0.01)。同时,与模型组比较,颅痛宁丸提取粉各剂量组及颅痛宁颗粒组大鼠三叉神经节组织内病变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P<0.01)。结论颅痛宁丸提取粉对眶下注射滑石粉诱导三叉神经痛大鼠模型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其机制与改善OTULIN调控的神经炎症有关。  
    关键词:颅痛宁丸提取粉;三叉神经痛;OTU去泛素化酶(OTULIN);神经炎症;滑石粉   
    24
    |
    14
    |
    0
    <HTML>
    <印刷PDF><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629222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9-30
查看更多

  • 虚拟专辑
  • 专题
更多
更多
  • 培训视频
  • 期刊视频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