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快捷入口

  • 审稿登录 审稿登录
  • 编辑登录 编辑登录
  • 投稿登录 投稿登录

快捷图标

微信
微店
淘宝店

期刊简介

期刊简介 期刊简介

主编:吴以岭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

CN11-3495/R

ISSN1005-9903

出版周期:半月刊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

电话:010-84076882

邮箱syfjx_2010@188.com

热门词汇

加载中

编辑荐读

更多

定志小丸对卒中后认知障碍模型小鼠PI3K/Akt/mTOR/HIF-1α通路的影响

目的研究定志小丸(DZXW)对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建立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将4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DZXW低剂量组(1.43 g·kg-1)和DZXW高剂量组(2.56 g·kg-1),每组10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都进行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处理,上述4组小鼠连续30 d灌胃,每天1次。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淀粉样蛋白42(Aβ42)、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小鼠海马神经元的细胞凋亡程度;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缺氧诱导因子-1α亚单位(HIF-1α)、自噬效应蛋白1(Beclin1)、螯合体1(p62)、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B细胞淋巴瘤-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普鲁士蓝染色检测海马组织的铁沉积情况;透射电镜观察小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潜伏期、APP、Aβ42、AChE、TUNEL阳性率、铁离子沉积、HIF-1α、Beclin1、Bax和LC3Ⅱ/Ⅰ显著增加(P<0.01),而穿越平台次数、SOD、p-PI3K、p-Akt、p-mTOR、p62和Bcl-2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DZXW各剂量组的潜伏期、APP、Aβ42、AChE、TUNEL阳性率、铁离子沉积、HIF-1α、Beclin1、Bax和LC3Ⅱ/Ⅰ明显减少(P<0.05),而穿越平台次数、SOD、p-PI3K、p-Akt、p-mTOR、p62和Bcl-2明显增加(P<0.05)。结论DZXW可以通过调节PI3K/Akt/mTOR/HIF-1α自噬信号通路来减缓PSCI模型小鼠因氧化应激加重海马神经元损伤诱导的认知障碍。

> 经典名方

定志小丸对卒中后认知障碍模型小鼠PI3K/Akt/mTOR/HIF-1α通路的影响
  • 当期目次
  • 封面故事
  • 优先出版
  • 过刊浏览
  • 获奖论文
更多
Volume 31 期 16,2025 2025年31卷第16期
  • 经典名方

    桂枝茯苓丸通过HIF-1α/HO-1信号通路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铁死亡,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理论依据。

    唐俐, 张翼, 吴璐璐, 梁莹莹, 龚文英, 谭泉宁

    2025, 31(16): 1-11. DOI: 10.13422/j.cnki.syfjx.20250802
    摘要:目的探讨桂枝茯苓丸通过调控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红素加氧酶-1(HO-1)信号通路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EMT)铁死亡的分子机制。方法首先通过机器学习法获得EMT相关铁死亡特征标志物,网络药理学方法获得桂枝茯苓丸有效成分及治疗EMT的潜在靶点及核心靶点,然后使用功能富集分析得出潜在靶点的生物过程、分子功能、细胞组分及通路富集情况。采用自体移植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30只SD雌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桂枝茯苓丸低、高剂量组,造模成功后桂枝茯苓丸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桂枝茯苓丸浓缩液2.5、5 g·kg-1灌胃,阳性药组给予地诺孕素0.2 mg·kg-1灌胃,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予等容蒸馏水。灌胃28 d后收集各组大鼠血清、异位内膜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异位病灶形态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i-time 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异位内膜组织HIF-1α、HO-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亚精胺/精胺N1-乙酰转移酶1(SAT1)、前列腺素-耐氧化酶合酶2(PTGS2) mRNA、蛋白表达,使用试剂盒测定异位内膜组织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亚铁离子(Fe2+)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结果本研究筛选出12-脂氧合酶(ALOX12)、阳离子转运调节剂同源物1(CHAC1)、SAT1、天冬氨酸转氨酶1(AST1)和HO-1 5个EMT铁死亡特征标志物。网络药理学筛选了桂枝茯苓丸的42种有效成分及治疗EMT的192个潜在靶点基因,其中核心靶点有骨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FOS)、禽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JUN)及HO-1等。功能富集分析提示潜在作用靶点主要分布在对氧化应激的反应及活性氧代谢等生物学过程,主要参与HIF-1信号通路等。实验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组织中HIF-1α、HO-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Fe2+、MDA及PTGS2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GSH含量及GPX4、SAT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降,血清中IL-6、TGF-β1含量显著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均能抑制HIF-1α、HO-1表达,降低异位组织中Fe2含量,同时下调MDA、PTGS2、IL-6及TGF-β1表达,上调GSH、GPX4及SAT1表达(P<0.05,P<0.01),改善铁过载紊乱与氧化应激状态,治疗EMT,其中以高剂量桂枝茯苓丸效果最好。结论桂枝茯苓丸通过HIF-1α/HO-1信号通路纠正铁代谢紊乱,降低游离铁诱导的氧化损伤;上调抗氧化防御系统,抑制脂质过氧化级联反应;调控炎症因子网络,打破铁死亡与慢性炎症的交互多机制治疗EMT。该研究为临床应用桂枝茯苓丸治疗EMT奠定新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桂枝茯苓丸;子宫内膜异位症;铁死亡;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红素加氧酶-1(HO-1)信号通路;网络药理学   
    25
    |
    13
    |
    0
    <HTML>
    <印刷PDF><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13118785 false
    更新时间:2025-07-10
  • 经典名方

    最新研究发现,黄芪桂枝五物汤通过调控细胞自噬改善骨骼肌稳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肌少症,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万雅坤, 刘源, 渠源, 郭婧宇, 刘婷, 白智慧, 张迪, 姜萍

    2025, 31(16): 12-23. DOI: 10.13422/j.cnki.syfjx.20250713
    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学、机器学习及动物实验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通过调控细胞自噬改善骨骼肌稳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肌少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平台(TCMSP)、PubChem与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黄芪桂枝五物汤活性成分及靶点;通过GEO数据库检索RA相关数据集并筛选差异基因,GeneCards与比较毒理学数据库(CTD)检索肌少症相关靶点,人类自噬数据库(HADb)下载自噬相关基因集,取交集得到自噬相关治疗靶点,并进行富集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采用多重方法筛选关键靶点,借助机器学习对交集靶点相应表达谱进行模型预测构建,并基于关键靶点构建列线图模型;应用AutoDockVina对度值排名前4的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芪桂枝五物汤低、中、高剂量(2.44、4.88、9.76 g·kg-1)组,采用牛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大鼠模型,连续给药5周。记录并分析造模后关节评分,腓肠肌质量;苏木素-伊红(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肌肉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染色观察骨骼肌肌球蛋白重链(MYHC)、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蛋白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肌肉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5(ATG5)、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及肌肉环指蛋白1(MuRF1)、肌肉萎缩F盒蛋白(MaFbx)、MYHC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肌肉组织中ATG5、Beclin1、LC3B、MuRF1、MaFbx、MYHC mRNA表达水平。结果网络药理学显示,黄芪桂枝五物汤与RA肌少症自噬相关基因共有25个交集靶点,PPI与机器学习鉴定得到6个关键靶点,主要涉及自噬与炎症等相关通路。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的关节评分显著升高(P<0.01),腓肠肌指数显著降低(P<0.01)。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腓肠肌肌纤维横截面积显著减小,有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及肌萎缩现象。Masson染色显示模型组腓肠肌中胶原纤维增生、沉积明显,有显著的肌纤维化病变;模型组大鼠ATG5、Beclin1、LC3B、MuRF1、MaFbx蛋白表达水平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MYHC、IGF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桂枝五物汤高剂量组ATG5、Beclin1、LC3B、MuRF1、MaFbx蛋白表达水平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MYHC、IGF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1);肌纤维横截面积有所增大,肌肉细胞形态趋向正常,腓肠肌病理学异常明显改善,胶原纤维增生现象显著减轻(P<0.01)。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能够通过调控ATG5、Beclin1、LC3B与IGF1的表达介导自噬,进而降低骨骼肌分解,改善骨骼肌稳态发挥治疗RA肌少症的作用。研究结果为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RA肌少症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方向,并为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供可参考依据。  
    关键词:黄芪桂枝五物汤;自噬;类风湿关节炎;肌少症;骨骼肌稳态;机器学习   
    33
    |
    7
    |
    0
    <HTML>
    <印刷PDF><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13103135 false
    更新时间:2025-07-10
  • 经典名方

    最新研究发现,补中益气汤能有效保护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后代脑发育,其机制涉及线粒体DNA甲基化异常及氧化应激调控。

    马妍, 吕小娇, 黄杨玲, 马贤德, 高天舒, 丛培玮, 陈巍

    2025, 31(16): 24-34. DOI: 10.13422/j.cnki.syfjx.20251137
    摘要:目的评价补中益气汤治疗妊娠期亚临床甲减(SCH)后代脑发育的药理效应,并探讨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PF级雌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8只、造模组40只,采用“甲状腺全切手术+术后皮下注射左甲状腺激素(L-T4)”构建SCH大鼠模型。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补中益气汤低、中、高剂量组(5.58、11.16、22.32 g∙kg-1)和优甲乐组(4.5×10-6 g∙kg-¹),每组8只,与正常雄鼠合笼交配。孕前2周给药直至生产。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高尔基(Golgi-cox)染色技术,观察各组仔鼠海马组织病理改变;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补中益气汤对各组仔鼠海马组织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XⅠ)、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Ⅳ(COXⅣ)蛋白的影响;比色法检测补中益气汤对各组仔鼠海马组织线粒体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的影响。体外实验采用H₂O₂诱导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构建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分别使用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SGI-1027)、补中益气汤含药血清、优甲乐含药血清进行干预。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免疫荧光(IF)检测PC12细胞神经细胞特异性微管蛋白(TUBB3)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C12细胞中DNA甲基胞嘧啶双加氧酶(TETs)、DNA甲基转移酶(DNMTs)等蛋白的表达;DCFH-HA荧光探针、荧光素酶法、微管蛋白β-Ⅲ(JC-1)染色检测补中益气汤对各组PC12细胞活性氧(ROS)、ATP含量的影响,以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海马神经元数目减少、胞体锥体形不饱满、排列不紧密,平均树突长度变短,树突复杂性与树突棘密度降低,脑组织中COXⅠ、COXⅣ表达水平与ATP含量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中益气汤与优甲乐给药后,海马神经元胞体排列相对整齐,形态相对完整,平均树突长度变长,树突复杂性与树突棘密度升高,COXⅠ、COXⅣ表达水平与ATP含量升高(P<0.05,P<0.01),其中补中益气汤中剂量组治疗效果最好;基于PC1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补中益气汤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P<0.01),增强神经细胞分化能力,降低甲基化转移酶DNMTs表达水平(P<0.05),升高去甲基化转移酶TETs表达水平(P<0.05),降低ROS含量(P<0.01),回调ATP含量及线粒体膜电位(P<0.01)。结论补中益气汤具有保护妊娠期SCH后代脑发育的作用,线粒体DNA(mtDNA)甲基化异常导致氧化应激与线粒体功能损伤为其主要作用环节,且DNMTs、TETs可能为其发挥作用的关键蛋白。  
    关键词: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后代脑发育;补中益气汤;线粒体氧化应激;甲基化转移酶   
    22
    |
    9
    |
    0
    <HTML>
    <印刷PDF><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1312175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7-10
查看更多

  • 虚拟专辑
  • 专题
更多
更多
  • 培训视频
  • 期刊视频
更多
0